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 |
时间:2019-11-24 21:38 作者:jjgl 点击数: |
(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等) 1 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 武汉大学一直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在学校的“十五”和“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强调了本科教学工作,特别是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提出要实施“强化实验教学计划”。 自2000年以来,学校出台了一系列与实验教学相关的政策,加大了实验教学的投入力度,使实验教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实验教学经费充足;在实验教学 的质量监控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对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以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稳定与不断提高(有关文件见武大教字[2001]159 号等);在职称评定和岗位设置方面注意向实验教学一线的教师和技术人员倾斜,以稳定实验教学队伍(有关文件见武大人字[2001]61号、武大人字 [2004]101号)。在武汉大学2006年发布的《关于做好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通知》中,再次强调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对实验教学要求学分 计算办法等做出了具体规定(见武大教字[2006]56号)。2007年武汉大学教务部专门召开了本科创新性人才培养研讨会,专门就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 生实践能力进行了专题研讨。2006年开始启动的专门针对本科生培养的武汉大学卓越工程专门对实验教学做了规划和要求。 在注重传统的实验室建设的同时,针对应用性学科的特点,基于大实验观,武汉大学一直高度重视实习和实践教学。武汉大学于2002年颁布了“创新学 分”制度实施细则,鼓励学生积极从事创新性科研以及其他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创新与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见武大教 字[2002]20号)。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武汉大学于2005年颁发文件对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提出了系统和全面的要求(见武大教字[2002]20 号)。2007年,武汉大学提出了“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以项目申请的方式促进学生培育提出问题解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见武 大教字[2007]1号)。同年3月,为了全面提高武汉大学本科生培养质量,武汉大学发布了《武汉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卓越工程实施方案》(征求意 见稿),在该方案所提出的“卓越工程”建设内容中,对贯彻“三创”教育理念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实现培养模式创新、支持学生创新性实验、资助大学生竞赛、 推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等。该方案的实施将极大地推动我校实践教学建设。 2 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 2-1 实验教学定位 武汉大学一贯以培育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具有“三创”(创新、创业、创造)精神和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宗旨,坚持知识、能力和素 质协调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实现了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实验教学的独 立化和强化是实现这种转变的前提条件。 对于本科教学而言,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具有密切联系的有机统一体,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在功能上是互补关系,同时两者又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教学 环节。在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具有“三创”(创新、创业、创造)精神和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中,实验教学具有其他任何教学环节都不可 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因此重视实验教学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和模式,使实验教学从理论教学中独立出来,建立起实验教学 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课和内容单独开设、有独立的大纲、时间和教分,使实验教学成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 具有“三创”(创新、创业、创造)精神和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相对独立的基本组成部分,使实验教学成为与理论教学并列的地位。 中心实验教学的基本理念是“夯实基础,强化实践,提高能力,促进创新”。 “夯实基础”旨在强调要为实验教学提供坚实的专业基础。 “强化实践”旨在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提高能力”旨在为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造能力。 “促进创新”旨在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创造精神和能力。 2-2 实验教学规划 根据实验教学定位,中心制定了长期发展规划。总体规划目标是: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具有“三创”(创新、创业、创造)精神和能力 的复合型高级经济与管理专门人才为目标,建立经济与管理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功能互补、相互促进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不断优化实验教学 内容,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具体规划是根据总体规划目标改革教学体系,建立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配置现代化的实验教学 硬件与软件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与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建立支撑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的现代化实验室、实习基地与实践基地体系,学习和引进先进实验教 学内容,进一步改进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实验教学教材建设,力争在2~3年内建成为国内一流、具有鲜明特色的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3 实验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案 3-1 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根据经济学与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相互交融和渗透的内在联系,根据社会对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需要的特点——既要具备经济学专业知识,也要具有管理学专 业知识,既要掌握宏观经济方面的知识,也要掌握微观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毕业学生就业的多元和交叉,实验教学必须充分体现学科专业的特点、社会的需 要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既有基础上,推进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实现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的交融和渗透;树立“大实验观”的实验教学观念,建立和完善包括实验 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模块体系的完整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基础平台型实验教学、专业综合型实验教学与创新研究性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和专业实习、暑期 社会实践、学生自主社会实践三个层面的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强化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专职与兼职相互 补充、相互促进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体系;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创新,使最新的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进入教学过 程;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教材建设,按照实验教学的需要组织出版实验教学系列教材,不断更新实验教学教材内容;加强实验教学改革研究,积极探索经济管理类实 验教学的最优模式;以学生为本,推行研究式、开放式教学模式和多元化实验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不断改革实验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体制, 落实实验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切实保障实验教学质量和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3-2 实验教学改革方案 (1)根据学科自身的联系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改革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建立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的交融和渗透的教学体系 具体措施是:(1)改革课程体系,实现两大学科门类课程体系的交融和渗透;(2)改革招生体制,按大类招生,一、二年级不分专业,按照统一的平台课 程(包括理论教学课程和实验教学课程)进行教学,提供两大学科门类学生培养交融和渗透的基础;(3)根据经济与管理交融和渗透的需要,统一建设实验教学设 施;(4)根据经济与管理交融和渗透的需要,统一调配教学资源,包括师资、硬件、软件、数据库等;(5)根据经济与管理交融和渗透的需要,建立统一的管理 体系;(6)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安排,按照经济与管理交融和渗透的原则,将必修实验课模块和选修实验课模块进行组合实现既使学生必须修习基本的和主修专 业的实验课程,同时又提供学生修习非主修专业实验课的需要。总之,是以经济与管理知识交融和渗透的改革思路和原则统领实验教学,将经济与管理知识交融和渗 透的改革思路和原则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和各个环节。 (2) 树立“大实验观”的实验教学体系构架思路,搭建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大平台,全面推进实验和实践教学,建立和完善包括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模块体系的完整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3) 搭建实验教学平台,建立基础平台型实验教学、专业综合型实验教学与创新研究性实验教学三个层次的现代实验教学体系 致力于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中心加大搭建实验教学平台体系的力度,建立和不断完善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专业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目的以现实为背景,以模拟为主要形式、以现代信息技术和实验教学软件体系为支撑的现代实验教学体系。具体措施是:(1)在教学体系上按照现代实验教学和 实验教学的层次进行安排;(2)加大硬件建设力度,逐步配齐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所需要的各种硬件;(3)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等途径加大实验教学软件体系建 设,建立起完整的模拟实验教学软件体系;(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保障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5)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与技术服务,保障实验教学资源的 统一和充分利用。 (4)搭建实践教学体系大平台,建立和完善包括专业实习、暑期社会实践、学生自主社会实践三个层面的实践教学体系 具体措施是:(1)在教学体系上按照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方式安排实践教学;(2)建立实践教学的激励与考核制度,推行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 (3)建立和完善包括专业实习、暑期社会实践、学生自主社会实践三个层面的功能互补、相互促进的实践教学体系;(4)加大实践基地体系的建设力度,建立完 整的以固定的实践基地为主的实践教学基地体系,并创造条件扩大实践基地;(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保障实践教学的高质量的教学指导;(6)积极推进学 生的自主性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的自主性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激励,充分调动学生自主组织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潜能。 (5)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实验教学师资队伍体系 具体措施是:(1)建立实验教学师资培养和引进制度,每年派出5~10名左右的教师进修和交流,每年引进5~10名左右的年轻教师加强师资队伍; (2)建立有利于实验教学的业绩考核制度,对于教学优秀的教师给予每个课时增加0.5个教分的激励,同时在教学改革研究、教学服务、职称评定等方面均给予 实验教学教师以倾斜;(3)每年评选社会实践先进指导教师,给予经济奖励与表彰。 (6)推进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创新,保障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先进性 具体措施包括:第一,不断推进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保障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中心通过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教 学相结合、实验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不断从科研、学术交流、社会实践等渠道追踪学科发展的最新趋势,根据经济与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经济与管理学 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发展、经济学理论和管理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要根据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的发展,不断更新实验教学的内容。在实验教学内容 改革的方向上,强调四个根据,根据实践的发展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根据经济与管理学研究方法与手段的发展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根据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的发展更 新实验教学内容,根据社会需要的发展更新实验教学内容。 第二,不断推进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保障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实验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和先进,决定着实验教学水平的高低。 中心认为要保障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先进,必须始终坚持“五个根据、一个借鉴”的原则来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五个根据”是指:一是根据经济与管理实践的 发展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二是根据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三是根据经济学理论和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而改进教学方法,四是根据社会 对人才知识需求结构的变化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五是根据实验教学手段(技术)的革新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一个借鉴”是指借鉴理工科和先进单位的实验教学 方法来改进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实验教学方法。 第三,不断推进实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保障教学手段的先进性。一是进一步推进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水平的提高;二是进一步推进模 拟教学软件的应用水平,同时积极引进和开发先进的模拟教学软件,进一步提高模拟实验教学软件的水平;三是进一步建设好网络实验教学平台,开发更多的服务功 能,进一步提高师生的互动效率与质量;四是进一步为先进实验教学手段的采用提供更好的硬件保障和技术平台;五是进一步加强数据库等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先 进实验教学手段的采用提供更好的资源条件。 (7)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不断探索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的规律,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一是要树立教学研究的意识,积极主动地思考、研究实验教学改革问题;二是力争学院、学校、省和国家教学改革项目的支持,通过项目的形式对实验教学问题展开专门研究;三是不断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不断寻求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的最优模式。 (8)加大实验教学教材建设和引进力度,出版和使用高质量的实验教学教材。主要措施是:(1)政策上积 极鼓励教师编写实验教学教材,出版的教材视同学术专著;(2)中心为教师编写实验教学教材提供各种服务;(3)对教师编写教材每部给予2万元左右的经费补 助;(4)中心积极组织系列实验教材的编写,与出版社联系,促进教材公开出版。同时加大高质量的教材的引进和使用力度,使高质量的实验教学教材不断进入实 验教学课堂。在实验教学教材建设方面的基本规划是:根据实验教学体系与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组织教师编写一批新的高质量的实验教学教材,这部分教材将占使 用教材的三分之二左右,由国内外引进高质量的实验教学教材占使用教材的三分之一左右。 (9)推行研究式、开放式教学模式和多元化实验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10)不断改革实验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体制,落实实验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切实保障实验教学质量和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一 是建立实验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制度,使实验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有制可依;二是建立常规性的实验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机制,一方面是建立学生监督和评价机制, 另一方面是建立管理部门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三是建立针对教师的实验教学质量的奖惩机制,对于学生和管理部门评价好的予以奖励,包括教学质量奖、增加课时补 贴等,对于学生和管理部门评价差的予以批评,对于学生评分不及格者,不予晋升职称,或者扣减10%的课时津贴,或者取消任课教师任课资格;第四是建立针对 实验教学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监督管理制度,保障实验教学的技术和管理服务质量。通过这些举措,切实保障实验教学质量和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